这个故事是出自于《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同窗友认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讲的是一个千金小姐女扮男装,胆色赛过好儿郎,不仅自己获得了美满姻缘,还为朋友争取到了一段良缘。

三个好“兄弟”
01| 一箭定情
明朝四川成都府绵竹县有位参将,名叫闻确,膝下有一个女儿,名蜚娥,芳龄二八,不但容貌出众,而且文武双全。
蜚娥从小跟着父亲习武,练得一身好武艺,尤其是骑射,能“百步穿杨”。因是武弁之门,父亲很想家里能出个读书人扬眉吐气,就送蜚娥女扮男装进了学堂,改名闻俊卿。
俊卿聪明过人,一考就考进了秀才。父亲甚是得意,将家里的一些事务移交给女儿,把她当男儿看待,做什么都支持。
闻俊卿有两个同窗好友,魏撰之和杜子中,均是一表人才,三人亲似兄弟。杜子中见俊卿长得俊俏,常开玩笑说,如果他是个姑娘,一定会娶他。
两个男生一路只当俊卿是好兄弟,而俊卿到了少女怀春的年纪,有意在他们中挑选一位当夫君。但两人不相伯仲,取舍难定。
闻府与学堂只有一墙之隔,俊卿在自家小楼上听到对面学堂的树上乌鸦在叫,便取来弓箭,一箭射向对面的树,心中祈求:这两人谁捡到了这支箭,我就嫁给谁。
乌鸦应声坠地,俊卿连忙跑出家门,兴冲冲来到学堂,看到魏撰之手中正拿着那支箭打量着。
撰之指着箭上刻着的“蜚娥记”三个字,对俊卿说:“这支箭肯定是女子的,难道这世上还有这么厉害的女子射箭高手?”
俊卿回道:“不敢欺瞒兄长,这是我姐姐的箭。”
撰之再问,得知姐姐还没有婚配,欣喜不已。俗话说“未看老婆,先看阿舅”,有俊卿的容貌做参考,撰之肯定姐姐一定是个绝色美人,请俊卿帮忙撮合一下。俊卿爽快答应了,并收下了玉佩作为定情之物。
其实俊卿心里更喜欢杜子中一些,但她觉得既然是撰之捡到了箭,那就是天意了,不可违。
第二天俊卿告诉撰之,父亲和姐姐都同意了,但是要等到秋试中了举人再来提亲。撰之欣然接受。
转眼秋试到了,三人原本约了同去。但是闻参将劝女儿道:“你女扮男装中了秀才就可以了,去参加秋试万一又中了举人,后面事情就不好收场了。”
俊卿同意了父亲的劝解,就对二人谎称身体有恙,无法参加秋试。
揭榜之日,撰之和子中都中了举人。俊卿甚是高兴,打算告诉父亲说和撰之的婚事。
文武双全的闻蜚娥(闻俊卿)
02| 员外许亲
不料安绵兵备道因与闻参将素来不和,向都察院递了一份揭发信,诬告闻参将贪污税款,克扣军粮,中饱私囊,闻参将被关进了狱中待审。
俊卿向地方官府提出保释,但被拒绝了。此时,撰之和子中又要马上赴京参加会试,三人商量,让俊卿去京城伸冤,地方上官官相护,营救闻参将出狱未必可行。于是三人约定在京城相见,到时一起为闻参将的案子伸冤。
择日,俊卿带着家丁闻龙夫妻一起前往京城,为了路途上的方便,俊卿和闻龙老婆都是女扮男装。
一路来到了成都府,三人找了一家幽静的饭店住下。吃饭时,俊卿发现对面半掩着的窗后,有位女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看,抬头望去是个绝色佳人。
正和闻龙老婆说笑着此事,进来一位老婆婆,说是景家小姐让送些水果过来。俊卿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只是个过路人,不敢承受这番美意。
婆婆告诉俊卿,景小姐是少卿的女儿,因父母双亡,住在外公家。外公富员外是本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对外孙女格外宠溺,婚事全凭她自己做主。景小姐才貌双全,至今没有人能入得了她的眼,但对公子一见钟情。明天富员外就会过来提亲。
俊卿一听哭笑不得,不想多惹是非,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赶紧结了账继续上路。
刚走出店门,伙计追出来叫留步,紧跟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家笑嘻嘻走出来,这就是景小姐的外公富员外。
爱孙心切的老员外亲自出马向俊卿提亲,俊卿以要去京城为父伸冤婉拒。老员外更觉得他是个孝顺的孩子,便提了个两全其美的建议,先把亲事商量定了,等俊卿去京城伸冤后回来再去禀告父亲。这样既安了外孙女的心,也不耽搁伸冤。
富员外的执著让俊卿推托不了。员外提出留一样东西做信物,俊卿随身只有撰之送的那个玉佩,只得将它作为信物留给了景小姐。
才貌双全的景小姐
03| 识破女儿身
到了京城,子中见到俊卿甚是欣喜,他与撰之都已中了进士,不巧的是撰之刚告假回四川了,两人完美地错过。
子中说:“撰之中了进士后执意要先回去一趟,他说有件事一定要和你当面商量,到底是什么事啊?”
俊卿一听就明白了,只得装糊涂说她也不知道。
子中让主仆三人就在他这里安顿,吩咐仆人打扫卧室。
俊卿见仆人抱了两床铺盖进来,一脸的疑惑。子中说,好不容易见面了,要和他抵足而眠,倾宵夜话。
俊卿一听,心道:这下坏了,难免不会露出破绽。但又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只得自己小心谨慎些了。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就按照子中说的办法行事。俊卿将父亲被诬告之事写成状纸,在朝门外,见到官员就发。子中则去找兵部的朋友想办法。
经过几天的朝夕相处,聪明的子中看出了破绽。要知道古时候能中进士的人都非等闲之辈,放在今天就是进北大清华的学霸,所以俊卿再怎么小心谨慎,都没逃过子中的火眼金睛。
面对子中的询问,俊卿承认了自己是女儿家。子中说:“要知你是个女子,我早就将你娶了。”
俊卿吞吞吐吐地说出了和撰之一箭定情的经过。
子中听了大笑道:“那上天注定你是属于我的!”
原来那天是子中先捡到箭的,撰之拿过去看上面的字时,他家正好来人叫他回去。俊卿看到的那幕正好是撰之拿着箭。因俊卿并没有明说是以箭来定姻缘的,所以撰之就没有和子中再说起过箭的事。
得知真相的俊卿欣喜道:“果真是天意啊!但怎么和撰之说呢?”突然灵机一动,和子中说起了来京路上遇到的才貌双全的景小姐。如果能撮合她和撰之,应是郎才女貌的一段良缘。
和俊卿确定了彼此心意的子中,随后便以女婿的身份找了吏部的朋友,将岳父的死对头兵备道调到广西去了,自己讨了个差事回四 川,将岳父的事情解决了。
出狱回到家的闻参将,得知俊卿和子中已经互定终身,甚是满意。
子中识破俊卿女儿身,两人表明心意
04| 移花接木
回到四 川等了多日的撰之终于见到了俊卿,问他姐姐的事。俊卿说:“你不要急,我包你有一位好夫人。具体的你去问子中。”
于是子中将他如何发现了俊卿是女儿身以及用箭卜婚姻等事一一告知了撰之。
撰之听得目瞪口呆,觉得太过离奇。不过三人从小一起建立起来的友情比金坚,并非塑料兄弟情,所以撰之并没有埋怨和嫉妒两人,只是可惜了俊卿没有一个姐姐。
子中就把俊卿途中所遇景家之事说了一遍,又把景小姐的诗稿给他看。
撰之看出了景小姐的才华,欣赏之情溢于言表。子中打趣他道:“你的信物已经留在景小姐那里了。我和俊卿马上会成亲,完婚后我俩立刻去提亲。
新进士亲自来为朋友提亲,不明就里的富员外吃了一惊,推托说自己的外孙女已和闻公子交换了信物,不能再许配给他人了。
子中说闻公子也是他的朋友,早已和别人定亲了,所以不能娶景小姐。说完拿出景小姐的诗稿递给员外。富员外见诗稿不假,相信了子中所说。自己也后悔道:“闻公子和我说他已定亲,我不相信,是我逼他答应的。”
想到自己的外孙女肯定会伤心难过,就提出让闻公子亲自来退亲。子中说,闻公子来不了,但是我夫人会去和小姐说明。
见到穿了女装的俊卿,景小姐看得眼熟。俊卿就将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说了出来,景小姐听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生出惺惺相惜之情。
俊卿说,魏撰之是和他们从小一起读书长大的,相貌和才学不输自己的夫君。景小姐是个明白人,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已心生喜欢。富员外见说的是一个新进士,岂有不答应的理由。
花烛之夜,撰之看见新娘的真容,如获至宝。
一段离奇经历,成就了两段良缘,皆大欢喜。
后来子中和撰之皆官位显赫,两家人亲如一家,后代又结了婚姻,世交不绝。
两段良缘,两家亲如一家
在封建社会中,闻蜚娥和景小姐能完全作主自己的婚姻,实属难得。而蜚娥、子中和撰之三人之间情比金坚的友谊,更是难能可贵,他们不会对朋友做无谓的猜忌,言行一致。景小姐的宽容和大度让她不仅收获了幸福,也得到了蜚娥这种亲如姐妹的朋友。
无论是婚姻还是友情,幸福都不是单方面的付出。
———————————
半生已过,学无止境
讲些以前的故事吧
人生很漫长……
以上图片均截图于电视剧《三言二拍》,侵删。